目前我县夏玉米普遍进入抽雄吐丝期,夏大豆进入开花期,正是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需水高峰期和温度敏感期。由于今年我县自7月初以来遭遇持续极端高温,叠加降雨偏少,部分地块出现干旱,各镇街应科学开展夏玉米和大豆生育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指导和落实工作,力争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促进我县夏玉米和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
一、夏玉米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措施。重点是做好防范高温、干旱、病虫害等灾害措施,促进灌浆、增粒重,适期晚收,促增产
1、强化防灾减损。一是通过浇水防高温干旱,同时补施适量尿素。 一般农田近地气温35℃以上影响雌雄穗分化数量和质量,灌溉补水可改善农田小气候、降低冠层温度,并结合灌溉和降雨追施穗肥,促进干物质积累和雌雄穗生长。注意大风天气前慎浇。二是辅助授粉。授粉期因地制宜采用无人机低空飞行扰动、竹竿赶粉、拉绳抖动等人工辅助授粉,提高玉米结实率。三是防控病虫减损失。近年受秸秆粗放还田、密植栽培、高温、灌浆期多雨等多种因素影响,玉米锈病、大斑病、穗腐病、穗期蛀食性害虫危害程度逐年加重,已成为制约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和品质改善的重要因素。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控原则,在加强物理防控的同时,选用合适药剂,适时开展群防群治、联防联控,严防病虫暴发危害。四是防暴雨涝灾倒伏。灌浆期遇到暴雨积涝,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遇台风或强对流天气,出现穗上部茎折的,应及时割除茎折部分,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出现穗下部茎折较重的,视情况及早青贮保产;对进入成熟期的倒伏玉米,要及时收获,减少穗粒霉变。
2、落实“一喷多促”技术。抓住吐丝至乳熟期落实好玉米“一喷多促”技术,通过混合喷施杀菌剂、杀虫剂和植调剂(诱抗剂)等,降低病原菌通过花丝及虫口损伤侵染果穗的几率,有效控制蛀穗害虫为害和穗腐病的发生风险。杀菌剂可选择吡唑醚菌酯、氯氟醚菌唑、嘧菌酯、醚菌酯、氟环唑、戊唑醇、丙环唑等药剂及复配制剂;杀虫剂可选择四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乙基多杀菌素、高效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可选择芸苔素内酯、三十烷醇、胺鲜酯等;叶面肥可以选用含有硼肥的优质中微量元素叶面肥以及磷酸二氢钾、氨基酸液肥等。一次施药防治多种病虫害,同时促进玉米植株健康,提高群体抗逆性。在施药器械上,优先选用植保无人飞机等航空植保器械喷洒作业,作业时环境风速应小于3级,亩喷液量1.5—3升,最好在药液中添加植物油类等沉降剂,根据株高和种植密度调整喷液量,确保穗部和中上部叶片均匀着药。施药时间尽量避开中午高温时段,遇风力大于3级以上或下雨天气,应停止施药。施药后4小时内如发生降雨,要及时补喷。
3、适期晚收。在不影响后茬作物适期播种的情况下,可适当推迟玉米收获期,提高粒重,增加产量。一般于玉米苞叶干枯、籽粒乳线消失、基部黑层出现时收获产量最高。在籽粒含水量降至25%以下时机械化收获籽粒,收获后及时晾晒或烘干,防止霉变。
二、夏大豆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措施。田间管理重点是防高温干旱、施肥调控促壮、精准防m6米乐官网 米乐M6平台入口控病虫害、“一喷多促”、增粒增重,着力延缓叶片光合功能期和根系衰退期。
1、通过浇灌防范高温干旱。大豆开花期,也是水分临界期。对出现旱相的大豆田块,要及时浇水。可在清晨或傍晚浇小水,有条件的可以采用喷灌或滴灌,严禁在中午高温时段灌水,以防烫伤根系和加剧植株生理紊乱。
2、施肥调控促壮。前期因干旱高温,大豆出现植株偏矮、根瘤减少,导致缺肥苗弱,根系吸收能力差。选择阴天或晴热天早晚,结合降雨和灌水轻施速效氮肥(如每亩追施尿素5—8公斤),补充因干旱消耗的氮素,喷施磷酸二氢钾、氨基酸等营养剂,增强植株营养,促进根系恢复生长,提高抵御高温热害能力,减轻干旱影响。旱情缓解后及时追施复合肥,促进大豆健壮生长,防止后期脱肥早衰。
3、精准防控病虫害。高温干旱易诱发红蜘蛛、蚜虫、烟粉虱等刺吸式害虫暴发,以及病毒病、炭疽病等病害。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杀虫剂,如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虫啉+甲维·虫螨腈等,重点防治点蜂缘蝽、造桥虫、豆天蛾、棉铃虫、烟粉虱等虫害。喷药宜在清晨或傍晚进行,避开高温时段,注意药液浓度,防止药害。结合喷施叶面肥和调节剂时,注意混配性。
4、“一喷多促”,延缓叶片衰老。结合防治病虫害,加喷芸苔素内酯等调节剂和磷酸二氢钾、尿素溶液及含有硼、钼等微量元素的叶面肥,可以调节植物体内激素平衡,诱导产生抗逆蛋白,关闭气孔减少蒸腾,保护细胞膜结构,缓解高温干旱危害。在大豆花荚期、鼓粒期,视大豆长势叶面喷施尿素、钼酸铵、硫酸亚铁、多元微肥、杀虫剂、杀菌剂等,增加叶片营养,保花、保荚、增粒重,实现一喷多效。密植、土壤肥力高或施肥量大等易出现旺长地块,可在开花初期喷施烯效唑等化控剂进行控旺处理。
5、适时收获。大豆待叶片全部米乐 登录入口脱落,豆荚和籽粒呈现出原有品种的色泽,籽粒含水量降至18%左右、用手摇动植株会发出清脆响声时,及时进行机械收获。要提前检查调试好机具,减少落荚、落粒损失,降低大豆籽粒破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