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D.④为淋巴,组织液中的蛋白质等物质可与淋巴进行交换,以避免营养物质的浪费
20、人体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才能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无直接关系的是( )米乐M6 m6米乐
7、剧烈运动时,血浆中乳酸含量大增而PH基本不变,对此现象的不正确解释是( )
2.多种因素会影响到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使生命活动偏离正常状态。下列各项中,不能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 )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3)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中的(2013·海南卷T20D) ( )
(4)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没有影响(2012·海南卷T12D) ( )
【学法指导】:(高考命题常从以下角度设置陷阱:(1)列举各种成分,判断是否属于内环境的成分。(2)判断某种生理过程是否能在内环境中发生。)
17.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成分、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15.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是健康的保障。由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是( )
(1)判断依据:看物质是存在于细胞内还是细胞外。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3)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血红蛋白(红细胞内)、载体蛋白和过氧化氢酶等各种胞内酶,消化液、尿液等属于外界环境的溶液。
10、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 )
11、人在静脉注射时所用的生理盐水的浓度必须与血浆浓度基本相同,其原因是( )
12、在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上,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对此,不正确的理解是( )
(3)从图中可以看出,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和Cl_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内环境要经过、系统。
(2)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状态。
(4)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从内环境排出体外要经过、系统。而CO2的排出则要经过、系统。
(6)内环境的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2011·江苏卷T9B) ( )
(7)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2010·安徽卷T5C) ( )
(8)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2010·安徽卷T5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