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环境及其作用 内环境的成分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构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单细胞生物-草履虫 简单多细胞生物-水螅 单细胞和简单多细胞动物:细胞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多细胞生活的环境 体液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组成 各组成的关系 化学成分 理化性质 功能 内环境的稳态 概念 调节机制 重要意义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2/3) (1/3) 复杂多细胞动物: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与外界环境通过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体内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内环境) (一)内环境概念的理解 (1)内环境的“内”和“外”是相对的,从细胞角度看就是细胞外液,从人体角度看就是内环境,细胞外液与内环境是同一概念,具有相同的内涵和外延。 (2)易错点:注意区分三种环境(极易混淆,重点记忆) 例:下列选项,哪些属于外界环境?哪些属于细胞内液?哪些属于内环境? A.空气B.核液C.线粒体基质D.土壤E.组织液 F.淋巴G.脑脊液H.细胞质基质I.尿液J.消化道(从口腔至肛门) K.呼吸道(气管→支气管→肺泡腔) L.子宫内腔M.血液 (1)属于外界环境的有:A、D、I、J、K、L。 (2)属于细胞内液的有:B、C、H。 (3)属于内环境的有:E、F、G。 (三者都不属于) (二)几类常见细胞的内环境: 血细胞(如红细胞) 组织液 毛细血管壁细胞 血浆和组织液 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血浆 组织细胞(如神经细胞) 淋巴和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淋巴 (三)内环境各成分的关系 CO2和代谢废物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淋巴循环 动脉端毛细血管壁 组织细胞 O2和营养物质 单向渗透 静脉端毛细血管壁 毛细淋巴管壁 直接回流 1、下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请依次填出①~⑤相关内容 () A.细胞内液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细胞外液 B.细胞外液血浆 淋巴 组织液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组织液 血浆 淋巴 细胞内液 D.细胞内液血浆 淋巴 组织液细胞外液 B 2、如图①②③④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请分析分别代表哪种液体并在合适位置画上箭头表示它们之间物质交换 血浆 组织液 细胞内液 淋巴 (四)内环境的化学组成成分(以血浆为例) 1、营养成分:小肠吸收的需要在血浆和淋巴中 运输的物质如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 甘油、脂肪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等 2、调节成分:细胞合成的分泌蛋白如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组织胺等 3、代谢废物:细胞的代谢产物C02、尿素等 1、分析下列物质是否属于内环境中的成分? 血红蛋白、血浆蛋白、呼吸酶、胰岛素、 消化酶、二氧化碳、尿素、神经递质、 钙离子载体 2、分析下列生理过程是否发生在内环境中? ①细胞呼吸 ②蛋白质、神经递质、激素的合成 ③淀粉、脂质、蛋白质的消化 ④乳酸与碳酸氢 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实现pH的稳态 ⑤兴奋传导过程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⑥免疫过程中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的结合 3、下列能在内环境中存在的物质是() ①呼吸氧化酶②抗毒素、外毒素 ③血红蛋白 ④神经递质 ⑤解旋酶 ⑥淋巴因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②④⑥ D 4、下列关米乐M6 米乐平台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 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 D.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 D ☆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注意比较:组织液、淋巴和血浆成分 ①组织液和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米乐M6 米乐平台质含量很少。 ②淋巴循环有回收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的作用。 技巧: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和分泌到消化道中的物质都不属于内环境,如 ①细胞合成的结构蛋白,如血红蛋白、载体等 ②胞内酶,如:DNA聚合酶、RNA聚合酶、呼吸酶等 ③由于消化道属于人体外部环境,所以分泌到消化道内的消化酶不存在于内环境中,泪液、尿液 ☆不在内环境中生理过程 ①细胞内呼吸作用各阶段发生的过程 ②细胞内蛋白质、神经递质、激素等物质的合成过程 ③消化道等外部环境所发生的淀粉、脂质、蛋白质的消化水解过程 ☆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 ①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实现pH的稳态 ②兴奋传导过程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③免疫过程中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的结合 ④激素与靶细胞的结合 1.血浆pH稳态的调节 (1)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 (2)维持酸碱平衡的因素:存在缓冲物质 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 (五)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及稳态的维持 2.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的决定因素:主要由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决定,其中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以上是由Na+和Cl-决定的 3.温度 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 ℃左右。所以人体内酶的最适温度也是37 ℃左右。 (六)内环境的功能——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 交换的媒介 呼吸系统 与体内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直接有关的系统: 消化系统 与体内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直接有关的系统: 血液循环系统 back 与体内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直接有关的系统: 如图是作用于人体组织细胞新陈代谢的四大系统模式图。图中1、2、3、4分别是:() A.消化、循环、泌尿、呼吸 B.循环、呼吸、泌尿、消化 C.呼吸、泌尿、循环、消化 D.消化、循环、呼吸、泌尿 A 1、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使各个器官、系统协 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 相对稳定状态。 2、调节基础: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 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4、调节能力: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5、调节方式:反馈调节 (七)内环境的稳态与意义 实质 6、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渗透压是维持组织细胞结构与功能的重要因素 (2)适宜的体温和pH是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基本条件 (3)正常的血糖含量和血液中的含氧量是供给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保障 (八)内环境稳态与机体健康 疾病名称 与稳态的关系 主要症状 治疗与预防 肠胃炎 丢失无机盐,无机盐平衡遭到破坏 腹泻,四肢无力 m6米乐官网 米乐M6平台入口输液补充无机盐 发烧 体温升高,体温平衡受到影响,影响酶的活性 食欲不振,四肢无力,消化不良,代谢紊乱 物理降温 药物降温 * * *
《开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信贷业务基本操作规程(试行)》分析报告.ppt
《康复护理》第九章其他疾病患者康复护理(阿尔茨海默病)分析报告.ppt
1_东南营小学体育课教案水平一潘建元2(1)-体育1至2年级全一册教案.docx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