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20山东济宁嘉祥一中质检,1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3.(2018云南师大附中月考,4)干旱条件下,蝴蝶兰可在夜间吸收并贮存CO2,以适应干旱环境。如图表示在正常和干旱条件下蝴蝶兰CO2吸收速率的昼夜变化,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答案BD本题考查学生对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及其调节机制、内环境的成分及其理化性质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错误;HC 、HP 是维持细胞外液pH稳定的缓冲物质,B正确;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但不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C错误;内环境的变化,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D正确。
12.(2020河南鹤壁高中二模,32)(15分)如图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2)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和Cl-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内环境要经过、系统。
9.(2020山东泰安期末,18)下列有关人体稳态及维持的叙述,错误的是( )
D.若某种病毒破坏吞噬细胞,则其既影响非特异性免疫过程又影响特异性免疫过程
5.(2020天津南开期末,7)根据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模型进行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3)饭后半小时,图示血管中(从左到右)血液里(激素)含量会增多;该胰腺组织能产生胰蛋白酶和胰高血糖素;这两种物质中不可以进入血液。
(4)在一些病理条件下,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的量都可能发生变化。请举出由病理引起A液增多,其结果是将会引起;由病理引起A液增多的实例:。(不得少于2种)
(5)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不会引起内环境pH明显下降,原因是图中(填字母)液内存在着物质。
答案B内环境中存在多种信息分子,如胰岛素、神经递质、CO2等,A正确;病毒需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进行增殖,病毒不能寄生在人体内环境中进行增殖,B错误;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C正确;寒冷环境中,在神经—体液调节下会使人体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使体温保持相对稳定,D正确。
8.(2019黑龙江哈师大附中期中,40)组织水肿是由组织液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造成的。下列各项中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
答案C组织水肿是由组织液增多造成的,其水分可以从血浆、细胞内液渗透而来,主要原因包括过敏反应、毛细淋巴管回流受阻、组织细胞代谢过于旺盛、营养不良、肾脏病变等。食物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将会使组织液中的一部分水分进入血浆,故不会引起组织水肿,C正确。
C.10:00~16:00两种条件下蝴蝶兰CO2吸收速率产生差异的原因与气孔开放程度有关
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科学思维中的审视图示、演绎与推理。正常条件下蝴蝶兰叶肉细胞在24:00可以进行细胞呼吸,所以可以产生ATP和[H],A错误;干旱条件下蝴蝶兰叶肉细胞在4:00可以吸收CO2,储存在细胞内,但是不能进行暗反应,B错误;据题意可知,在干旱条件下,白天10:00~16:00光照过强,蝴蝶兰的气孔是关闭的,此时吸收CO2的速率约为0,C正确;干旱条件下蝴蝶兰CO2吸收速率不能代表净光合速率,故两种条件下蝴蝶兰合成有机物总量不一定相等,D错误。
答案(1)内环境(2)消化系统循环(3)胰岛素胰蛋白酶(4)组织水肿过敏反应、长期营养不良、毛细淋巴管堵塞、肾炎(5)B缓冲
解析(1)题图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其中A液为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B液为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C液为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A、B、C三者共同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2)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和C1-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内环境要经过消化系统、循环系统。(3)饭后半小时,血糖浓度升高,图示血管中血液里胰岛素含量会增多,该胰腺组织能产生胰蛋白酶和胰高血糖素,胰蛋白酶属于消化酶,分泌后进入消化道,不进入血液。(4)在一些病理条件下,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的量都可能发生变化。由过敏反应、长期营养不良、毛细淋巴管堵塞、肾炎等病理引起组织液增多,其结果是引起组织水肿。(5)由于血浆中(B液)存在着缓冲物质,因此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不会引起内环境pH明显下降。
13.(2018河北大名一中第一次月考,52)如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填标号)。而当个体营养不良时,会出现水肿的现象,原因是血浆米乐 登录入口蛋白减少导致(填标号)增多。
(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层膜才能被组织细胞①利用。
6.(2020山东泰安一模,7)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答案D组织液、淋巴和血浆在含量和成分上基本相同,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A错误;通常呼吸酶存在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可起调节作用,可间接参与图中所示的物质交换过程,C错误;内环境与外界环境可进行物质交换,组织液和细胞内液可进行物质交换,组织液和血浆可相互渗透,故在图中①~⑤处应当用双箭头表示的有①④⑤,D正确。
11.(2019江苏无锡一模,2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7.(2020山东聊城开学检测,8)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答案D本题主要考查生命观念中的结构与功能观、稳态与平衡观。内环境组成成分含尿素,A错误;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比组织液高,B错误;淋巴细胞既可以生活在淋巴中,也可以生活在血浆中,C错误;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有利于细胞内各种化学反应的进行。
2.(2019北京朝阳期末,1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1.(2019云南昆明摸底,15,2分)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答案(1)②③ ③ (2)自由扩散6 (3)②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③中一般不含大分子蛋白质(4)
解析(1)图中①为组织细胞,②为血浆,③为组织液,④为淋巴,⑤为红细胞。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②所示的血浆和③所示的组织液。当个体营养不良时,摄入蛋白质不足,引起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从而导致血浆中的水分大量进入图中③所示的组织液,出现水肿的现象。(2)氧气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自由扩散。红细胞存在于血液中,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1层红细胞膜、2层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细胞膜、1层组织细胞膜、2层线层生物膜才能被组织细胞①利用。(3)一般情况下,②(血浆)与③(组织液)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②(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③(组织液)中一般不含大分子蛋白质。(4)血浆(②)与组织液(③)相互渗透,组织液形成淋巴(④),淋巴经淋巴循环返回血浆。
答案D生长激素运输到靶细胞还可以通过血浆进行,A错误;细胞进行正常代谢的场所是细胞内液,而不是内环境,B错误;胰蛋白酶存在于消化道中,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C错误;尿素是细胞的代谢产物,由细胞产生后进入内环境,组织液和血浆中都含有尿素,D正确。
答案B葡萄糖、激素、尿素、CO2等属于内环境物质,A选项正确;人是恒温动物,体温相对稳定,寒冷环境中,人体内酶的活性不会降低,B选项错误;血管中的药物作用于肌细胞需从血浆进入组织液,然后作用于肌细胞,C选项正确;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使血浆渗透压相对降低,水分自由扩散到组织液而出现组织水肿,D选项正确。
10.(2020辽宁葫芦岛期末,3)图中的a、b、c分别表示人体内三种细胞外液,细胞1、2、3分别表示处于细胞外液中的多米乐 登录入口种细胞,箭头表示这三种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答案BD细胞外液中,血浆(液体b)的蛋白质含量最高,A错误;细胞2可表示血细胞,其中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因此只能进行无氧呼吸,B正确;液体c是组织液,其中可能含有激素,但不含消化酶,消化酶存在于消化道中,C错误;细胞3是组织细胞,其种类最多,D正确。
答案B长跑后肌肉酸痛是因为运动时产生的酸性物质——乳酸的积累,A正确;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不是内环境,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B错误;甲型流感病毒入侵会引起发热等内环境紊乱的症状,C正确;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来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D正确。
答案AB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血浆,B错误;肌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释放到血浆中,因血浆内有缓冲物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维持pH的稳定,所以血浆的pH不会有明显变化,C正确;由于吞噬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过程,故若某种病毒破坏吞噬细胞,则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过程都受影响,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