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frac{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100%,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化合物的质量=×$\frac{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米乐M6 米乐平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如果在被加热的仪器上方放置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内壁有水雾(水珠)产生;
如果在被加热的仪器上方放一个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将燃烧匙中过量的红磷点燃后放入集气瓶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此实验说明氮气的物理性质是不溶于水,化学性质是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2)若装置不漏气,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进入的水大约达到集气瓶体积的五分之一.
(3)某些同学认为,用木炭代替红磷也可以得出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结果,结果没有成功.请你分析不能成功的原因木炭燃烧虽然消耗了氧气,但同时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装置内气压变化不明显.
(3)下列氯化物中的金属元素均按金属活动性排列,请写出空格中的物质的化学式:
硫酸钠溶液能导电,原因是硫酸钠溶于水:Na2SO4→2Na++SO42-.
反应的实质:H++OH-→H2O,反应能进行的原因是溶液中H+和OH-的数目减少,即自由移动的粒子数目减少.
(2)硫酸钠溶液跟氯化钡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丙)(提示: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
反应能进行的原因是溶液中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数目减少,即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减少.
【总结规律】上述复分解反应能发生的本质原因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数目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