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新版国家标准GB/T 2440-2017自2018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与被替代的2001版标准相比,产品等级划分、总氮含量的表示方式、总氮技术指标、包装标识要求等方面均发生了变化。另外,农业用肥料级尿素产品总氮含量指标适当下调,为添加微量增效物质的米乐M6 m6米乐增值型尿素新产品的开发预留了技术接口。
伴随着中国尿素工业的发展,中国尿素产品标准已经制定(修订)了6次。在质量指标要求方面,此次修订后的中国尿素国家标准不仅实现了与国际接轨,而且有利于增值型尿素产品的开发。
此次尿素国家标准的修订过程与中国主导制定尿素ISO国际标准的部分期间重合,标准起草单位将尿素国际标准的研制成果用于国家标准的修订中。
2013年2月至2016年7月,上海化工研究院、江苏华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天科化工检测有限公司3家单位在研制ISO尿素国际标准过程中,研究了全球主要尿素生产国、消费国的尿素技术指标要求后,提出了尿素国家标准中总氮含量的表示方式、总氮技术指标、颗粒粒径和均匀度、包装标识警示语等修订建议。
新版尿素国家标准采纳了这些建议,将总氮由干基变更为湿基;借鉴欧盟、北美、印度,将农业用肥料级尿素合格品总氮要求适当降低,为(含多肽、海藻酸、腐殖酸等)增值型尿素产品预留了技术接口;增加了平均主导粒径(SGN)和均匀度指数(UI)的计算方法作为资料性附录,为可能用作掺混肥料原料的颗粒尿素产品供需双方提供了粒径匹配指标;农业用(肥料)尿素产品标识中增加了“含缩二脲,使用不当会对作物造成伤害”的警示语要求。
新标准限定增值型尿素添加物的范围。对于添加了海藻酸、腐植酸的尿素,执行其对应的化工行业标准HG/T 5049-2016《含海藻酸尿素》、HG/T 5045-2016《含腐植酸尿素》。含有尚无国家或行业标准的添加物的产品应按相关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陆生植物生长试验,判断添加物的毒性。
GB/T 2440-2017《尿素》新标准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家质检总局(现已经并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17年12月29日发布的,2018年7月1日起替代GB/T 2440-2001施行。根据标准化法规定,自标准实施之日起,产品质量指标、产品包装标识、质量证明书等内容必须按新标准执行,之前按2001版标准生产的产品仍可在市场上流通。
此外,2017年第32号中国国家标准公告中国家标准全文公开,涉及12项修制订肥料推荐性国家标准中还有其它新修订肥料国标和新制定肥料国标,以下为具体技术变化。
GB/T 35104-2017《肥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含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适用于复混肥料(复合肥料)、有机肥料、缓释肥料及其他氮磷钾肥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含量的测定。
本标准方法检出限: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丁基苄酯(B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OP)均为0.1mg/kg,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均为0.5mg/kg。
GB/T 35111-2017《腐殖酸类肥料 分类》、GB/T 35112-2017《农业用腐殖酸和黄腐酸原料制品 分类》对腐殖酸的名称进行了规范,一改市场上通用的“腐植酸”名称,将其确定为“腐殖酸”。
在新标准中,将腐殖酸类肥料依据原料米乐M6 m6米乐来源、产品形态、养分类型以及数量,进行了详细的分类,明显区分腐殖酸和黄腐m6米乐官网 米乐M6平台入口酸类肥料。进一步推动腐殖酸类肥料的发展。
与现行标准《稳定性肥料》(HG/T 4135-2010)相比,新制定的《稳定性肥料》(GB/T 35113-2017)中的尿素残留差异率和硝化抑制率等指标的测定原理和试验方法发生变化。
稳定性肥料是经过一定工艺加入脲酶抑制剂和(或)硝化抑制剂,施入土壤后能通过脲酶抑制剂抑制尿素的水解,和(或)通过硝化抑制剂抑制铵态氮的硝化,使肥效期得到延长的一类含氮肥料(包括含氮的二元或三元肥料和单质氮肥)。新标准的出台,对规范产品质量、稳定肥料市场、保障消费者权益有积极作用。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GB/T 35487-2017《变量施肥播种机控制系统》和GB/T 20865-2017《免(少)耕施肥播种机》(代替GB/T20865—2007《免耕施肥播种机》)自2018年7月1日实施,这对进一步推动机械化施肥、提高机械化施肥水平意义重大。
(来源: 综合整理于锋火台、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卓创资讯、南方农村报)